
2月17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再次拆除水泥企業17家。去年12月7日,石家莊市集中拆除了18家水泥企業。據統計,通過兩次集中拆除,石家莊市將減少水泥產能1850萬噸,約占全市總產能的40%,比原定計劃提前3年完成“淘汰水泥過剩產能1500萬噸”的目標任務。兩次集中拆除可減少粉塵排放近7000噸,可對石家莊市大氣質量改善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新華網)
2013年以來,各地惡劣的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讓民眾憂心不已,而與環境霧霾相較,心理“霧霾”更加值得重視和思考。在霧霾天氣頻繁出現的一時間,不少網絡言論被瘋狂傳播,財新《新世紀》周刊報道,以PM10為指標衡量的空氣污染,每年在中國導致35萬至40萬人“早死”;“物理博士”馬可安的“核霧染”之說,更是弄得人心惶惶,盡管說法已經被澄清,但陰影仍在?v所周知,快速工業化、汽車保有量猛增以及各級各地對于環保問題的漠視都是空氣污染嚴峻態勢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持續發展的同時,保證環境和諧友好,這是改革發展攻堅時期需要面對的必然課題,更是新時期下人民群眾提出的硬性要求。
上世紀中期,倫敦因煙霧事件“一舉成名”,“霧都”成為倫敦的代名詞。而如今倫敦森林蔥郁,綠草如茵,游人如織。通過環境立法和環保交通建設,倫敦甩掉了霧都的稱謂,成為世界休閑度假的勝地。倫敦的案例告訴我們,霧霾可以是一時的,只要我們用心努力,藍天會愿意與我們相見。
2013年,持續居于全國主要城市空氣污染排行高位之后,石家莊開始了自己的空氣治污之路。淘汰水泥過剩產能集中拆除行動就是其中一記重拳。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改善居民的生存環境,成為這座城市的當務之急。將落后過剩的產能淘汰掉,將不適合當前環境發展的產業及時轉型,給環境“減壓”,石家莊用行動證明決心,這樣的勇氣值得點個贊,稱個好。其實,環境污染是如今不少城市的頭疼事,但是在切實治理上往往雷聲大雨點小。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雖然并不被大眾所滿意,卻能為地方政府帶來豐厚的稅收回報。盡管中央多次提及不以GDP論英雄,但是這個最能夠彰顯英雄的標志,對于地方政府和各級官員仍舊有著不小的誘惑力。于是,一些地方在環境保護工作上慣于“打馬虎眼”,政策和法律的強制性演變成了具體工作中的“溫柔策略”。上級督導嚴格的時候就停一停,上級前腳走了馬上恢復生產,這樣的做法也讓很多企業業主摸出了門道,只要自己打點的好,沒有過不去的“坎”。如此的現實循環下,空氣中的霧霾難以散去,人民心中的“霧霾”也無法消盡。
環境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沒有環境的支撐,發展遲早山窮水盡!澳就靶焙苷鎸嵉馗嬖V了我們如果放棄環境,那就等于放棄發展。倫敦在擺脫“霧都”的同時,并沒有失去自己在國際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這也使得我們相信,擺脫霧霾、合理發展定能為我們帶來更加長遠和持續的發展動力。在環境治理方面,我們可以借鑒的經驗不止倫敦一個。找出適合我們的路徑,找到發展大門的鑰匙,實現美麗的中華復興,我們有信心。
16日全國省級兩會全部閉幕,通過梳理各地政府報告, 29個省份提到大氣污染治理;在31個省市區中,僅有海南、黑龍江上調了GDP目標,山西、內蒙古等7個省份目標持平,北京、天津、上海等22個省份下調。不以GDP論英雄,我們看到了曙光。石家莊拆除過剩產能這僅僅是空氣治理的一個小小開端,在今年的河北兩會上,最亮點的詞匯就是“綠色”,綠色發展、綠色崛起成為河北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堅定的戰略思想。凝聚民族的力量,我們堅信能走出經濟激進的迷霧,開啟發展的新時代,抓住健康和諧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