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1號線技改中,受場地限制,冷卻機選用了SCQ_1062 型非標篦式冷卻機.該生產線自2001年11月點火投產后, 窯系統順利達標達產,但經長期運行后該冷卻機冷卻能力不足和一些設計缺陷便充分暴露出來。為此,于2008年大修期間,將其改造成第三代高效節能的充氣梁篦式冷卻機,經過一年多的運轉實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1、 存在的問題
1.1 設計參數
篦床寬3m、高溫段長9m ,低溫段長11m ,篦床有效面積為52.3m2 ,分兩段傳動,主傳動電動機轉速167~1500r/min ,沖程120mm ,頻率,8.3次/min ,最大生產能力為1650t/d 。 由于我公司地處海拔2441m的高海拔、高寒缺氧地區, 實際生產能力只能達到1500t/d 。
1.2 存在的問題
1)在運行過程中,出料溫度高,經常在200℃左右,常伴有紅料,有時甚至出現“紅河“現象,導致篦板磨損快,使用壽命短,篦板、盲板和梁極易燒損,每年耗用篦板120塊以上,經常需要更換大量篦板和側板,年平均維修費用高達29.05萬元。表1為改造前2003~2007 年度篦冷機系統維修費用統計表。
表1 2003~2007年篦冷機系統維修費用
項目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總計 |
篦板 |
12.68 |
23.74 |
11.43 |
9.86 |
7.22 |
64.93 |
耐熱鋼螺栓 |
12.68 |
2.43 |
2.18 |
0.19 |
1.35 |
8.77 |
銅、鐵套 |
1.16 |
2.50 |
2.52 |
2.23 |
1.42 |
9.83 |
梁 |
|
2.59 |
5.62 |
0.37 |
0.76 |
9.34 |
破碎機 |
3.06 |
5.54 |
3.04 |
0.98 |
3.10 |
15.72 |
小拉鏈機 |
0.83 |
3.59 |
1.80 |
2.46 |
|
8.68 |
其他 |
4.27 |
3.09 |
7.13 |
4.62 |
8.89 |
2800 |
小計 |
24.62 |
43.48 |
33.72 |
20.71 |
22.74 |
145.27 |
2)風室間存在漏風、竄風現象,密封效果差,如果損壞的篦板和側板沒有及時更換,漏料及漏風現象就會變得更加嚴重,進一步降低冷卻效果,造成其它篦板、側板的損壞,加劇篦下支承滾輪、導向輪、各部軸承,甚至橫梁的損壞,帶來一系列的機械故障,對設備運轉率造成較大影響,年平均停車51次, 停車時間214h,嚴重制約窯系統連續運轉率的提高。
3)篦床的頻繁超溫及檢修期間的急冷措施造成窯前壓力和溫度急劇變化,直接影響冷卻機、窯門罩、三次風管沉降室和窯內等部位的耐火材料的使用壽命, 據統計2004~2007年1號線年均消耗高鋁高強澆注料105t ,冷卻機更換篦板時修補用量約50t ,窯口鋼纖澆注料用量年均20t 。
4)窯余風系統由于篦床頻繁超溫造成各閥門頻繁動作,維護后短期內極易造成損壞",自控系統的失效使高溫氣體直接進入袋除塵器,燒毀布袋。 高溫、高含塵氣體加速了余風風機機殼和風葉的磨損,需投入大量費用對風葉工作面進行噴涂處理。
2、主要改造內容
根據第三代篦冷機的優良特性和耐用結構特點并兼顧投資和工期,采用充氣梁式篦板;同時針對我公司篦冷機的現有狀況",充氣梁結構采用固定式。
2.1 內部結構
1)盲板上耐火材料加厚,高溫段篦床寬度更改為2.4m ,低溫段篦床保持原有寬度,長度不變。
2)高溫段的活動梁由于變形嚴重更換為帶導向輪的活動梁,預防篦床運動跑偏。
3)取消高溫段靠窯頭端的九排篦板和橫梁,更換成斜坡固定式充氣梁及低漏料高阻篦板。
4)每根充氣梁分隔成左右兩個小風室"進一步細分冷卻單元,每個小風室都有獨立的進風口。
5)將第二室固定梁全部改為充氣梁,更換全部盲板、篦板和活動梁。
6)更換第三室全部盲板、篦板和篦板梁。
7)更換第四、五、六室嚴重磨損篦板、盲板,增加二段篦床對物料的輸送能力。
8) 作好隔倉板與活動縱梁之間的密封。
改后,高溫段充氣梁和篦板以及二室和三室篦板、盲板和梁的材質改為ZGCr25Ni12;四~六室篦板和盲板材質改為ZGCr25Ni8。
2.2 外部設備
1)一室新增2 臺高壓風機,分別為充氣梁的小風室供風。 拆除一室平衡風機,將原一室2臺風機作為第二室冷卻風機。 保留原二室平衡風機。改造后各室風機配置見表2。
2)冷卻機前墻入料處增設4臺空氣炮,并配置PLC自動控制裝置, 定時噴吹充氣梁篦板上的熟料,防止“堆雪人”現象和窯內的大塊料在篦床上的堆積。
3)小拉鏈機上通道機殼全部更換,并適當增加空間,改造托輥裝置,保證上通道的密封性。將下通道的翻板鎖風裝置改為“米” 字形旋轉鎖風裝置。
4)修復磨損嚴重的主傳動軸曲臂軸頭, 更換連桿、托輥及導輪,并找正篦床。
表2 改造后各風室風機配置
參數 |
規格型號 |
數量/臺 |
風量/(m3/h) |
風壓/Pa |
轉速/(r/min) |
一室冷卻風機 |
9-19No7.7D |
2 |
12600 |
13200 |
2900 |
二室冷卻風機 |
PCF0536 |
2 |
18618 |
10652 |
2900 |
二室平衡風機 |
PCF0349 |
1 |
18618 |
10652 |
1450 |
三室冷卻風機 |
PCF0755 |
1 |
60011 |
5954 |
1450 |
四室冷卻風機 |
PCF0749 |
1 |
39291 |
4911 |
1450 |
五室冷卻風機 |
PCF1345 |
1 |
65470 |
3345 |
1450 |
六室冷卻風機 |
PCF1341 |
1 |
44326 |
2823 |
1450 |
3、改造效果
改造后的篦冷機自2008年5月投入使用以來,運行良好,達到了設計要求,熟料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考核結果見表3.
表3 熟料產量、熱耗和電耗
產量/(t/d) |
熱耗/(Kj/kg) |
電耗/(kWh/t) |
1650~1750 |
3565 |
42 |
1)篦板和側板的使用壽命延長,尤其是二~六室篦板基本不需更換,經計算年可節約綜合維修費用25萬元,材質改變后篦板采購費用降低3萬元/t 。
2)風室間漏風、竄風現象極少。
3)解決了“雪人”的堆積問題,篦冷機故障停車時間及停車次數極少,基本可在正常定檢時間內完成維護及修理工作。 窯月連續運轉率提高15%左右,篦冷機、窯門罩、三次風管沉降室和窯內等部位的耐火材料使用壽命延長,年耗用量減少1/2降低生產成本20萬元。
4)二次風溫為1050℃左右,三次風溫為,930℃左右,提高幅度接近12%。二三次風溫的提高降低了熟料熱耗,使窯系統用煤量減少,并且為劣質煤的使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5)實現了厚料層操作。
6)運行半年后燒成系統熱工制度穩定"經多次測定出料溫度均為80℃左右,很少超過100℃,有利于熟料輸送和儲存,延長了后續設備的使用壽命。 另外進入余風除塵器廢氣溫度也由300℃左右降低到200℃以下,避免了余風除塵器濾袋的損壞。